往事钩沉

...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技术经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科技和产业》

1991年4月吴明瑜同志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纲)
2020-08-10

1)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

2)起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上一次产业革命,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把自然科学并入了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科学技术成为一般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发端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新的技术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半导体晶体管以至随后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宇航的开始等等),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又一次产业革命。它和上一次产业革命有着两方面的显著不同:一是上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是工业化,而这一次深深地波及社会,经济的一切产业领域;二是上一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相对今天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按“长波理论”的描述,大约要经历五六十年。而这一次产业革命,不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使四十年代中期现代科学技术的那些重要成果全部产业化了。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从世界范围看,传统产业几乎出现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变化,新的产业在新的技术支撑下,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4)如果对二百年来,两次产业革命过程中,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在以下四个方面,都出现了“质的飞跃”。

  1. 劳动工具:机械不再是“人手的延长”,不仅是在替代人们的体力劳动,而且是“人脑的扩大”,正在部分地替代人们的脑力劳动。

  2. 劳动对象:人们不再限于利用现存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而是在改造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如信息的加工,生命物质的创造,宇宙空间的探索)。

  3. 劳动者素质:上一次产业革命,创造了第一代工人阶级。但那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现在却正在形成一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大军,他们是当代工人阶级队伍中同最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的,并且人数比重将越来越占主要地位的一部分。

  4. 劳动组织:同上一次产业革命相联系相适应的是专业化分工、流水作业线以至于规模经济。而现在新出现的柔性生产线(FMS)和Lean Production(暂译为“少而精的生产组织方式”),却是和新的产业革命相适应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讲“第一”生产力,不是一个排序的意思,而是深刻地揭示科学技术的作用,它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基本要素中,而且使各要素都发生了远不止量的方面的增长,而是质的变化,质的飞跃。据国外的某些统计资料,在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超过百分之六十。尽管这种统计分析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但的确说明了一种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和最活跃的因素。

5)当今的世界,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新的产业革命,都正方兴未艾。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在本世纪末以及二十一世纪前期,将会更进一步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

6)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是在探索中前进的,科学技术的创造总是在同种种扼杀和束缚创造性的事物作斗争中取得成功的。我们党所倡导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正是鼓励和促进科学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凡是违背这个方针的时候,我们的科学技术创造就会遭到压抑和阻碍。凡是正确贯彻执行这个方针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创造就会活跃和丰富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7)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我们国家里存在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能力,一方面又是相当落后的经济。为什么?

这并不是可以说明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还不那么急需,不那么重要。这正是说明了我们国家从科技工作到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政策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为不能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我们讲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决不亚于别国别人的,但正因为体制、机制、政策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改革,或者虽有一定的改革而尚未得到必要的充分的改革,因而在实际生活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还远未得到贯彻落实。

8)如果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必须认识和承认科技工作者和所有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是新的生产力的主要代表,

有一种意见,认为科技工作者由于他们的工作、活动方式,因而造成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世界观。这是不正确的。它的错误,一方面是把劳动过程中个人的思维活动的作用歪曲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化大生产过程中科技人员的作用歪曲了。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这同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