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18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党的二十大代表进学会”学习活动暨“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为全体会议,第二天为平行论坛。
学会会员、理事及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师生及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学者、官员、企业管理人员共5000余人次通过“腾讯会议”、“学说直播平台”和“B站直播平台” 线上参加了12月17日举行的年会全体会议。
本次年会开幕式和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代表进学会”学习活动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李平研究员致开幕词并主持。
李平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取得的巨大成功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十四亿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中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大踏步的赶上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成为世界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引领者。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李平理事长提出,学会高度重视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学会党委要求,学会理事会、秘书处、分支机构及全体党员、会员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结合学会的专业特点和人才智力优势,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学会的学术活动结合起来,既要出学术成果,出人才,也要出对策建议,真正体现学会工作的宗旨和特点。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学会将属于技术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路径、方法的研究和政策选择作为未来的主要研究、工作领域。
在“党的二十大代表进学会”学习活动阶段,中国科协常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王进展书记向学会会员、理事分享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体会》。
王进展书记从中央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部署和要求、中国科协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要求、以及书记本人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认识和理解三个方面作了宣讲并代表中国科协向全国学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展书记说,通过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谨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展书记指出,建设好学会组织,要不断提升学会办事机构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和能力,通过承接更多政府职能,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扩大学会自身影响力;还要不断提升对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履行好党交给我们的桥梁纽带使命职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学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余斌研究员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题分享了学习二十大报告的认识和体会。党的二十大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发展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为了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解为三个部分:第一,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二,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要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基于以上三点,余斌主任分别从国内环境和国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角度对未来中长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判断,以做好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打开中国经济发展新天地。
17日上午年会全体会议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研究员主持。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李平研究员做了题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内涵、主要构成,从多方面解读了创新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为什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并针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重庆大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张捷教授做了题为《R&D subsidies, income taxes, and growth through cycles》的报告,内容涉及政府政策在创新补贴、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内生经济增长与内生经济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张捷教授从传统的经济周期模型出发,推导出了家庭储蓄顺周期波动、企业创新研发补贴逆周期波动等结论。
17日下午的年会全体会议上半场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华北电力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牛东晓教授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李建伟研究员带来了主题为《我国生育政策放宽影响的局限性与生育率的内在下行趋势》的学术报告,从我国生育率发展特点、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生育政策对城市、镇和乡村三大群体生育率的影响、生育政策变化对我国未来生育率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未来应对生育率下降的生育政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当前生育政策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解读。
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胥和平研究员分享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报告,与大家一起重温了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命题,即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支撑,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就是科技创新这一问题,解读了二十大报告中把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重要任务的伟大意义与深刻内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国防和军队建设专家公方彬教授做了题为《俄乌冲突和世界格局》的报告。分析了俄乌的历史情节,介绍了大国的定义、大国的博弈、大国的关系,战争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科技原创力的重要性。
17日下午的年会全体会议下半场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兼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研究员主持。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王宗军教授以《中国式创新》为题,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创新的实践经验,从中国式创新的内涵与主要驱动要素,中国式创新在国家、企业、技术三个维度上的体现,以及中国式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雅特聘教授杨汝岱做了题为《畅通国内大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学术报告,从发展道路选择与阶段性、要素市场改革与出口导向型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新发展格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敦楠分享了主题为《高占比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成本特性和竞价机理》的报告,提出了建设服务新型电力系统能够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和服务市场的新需求,并从高占比新能源电力系统成本特性变化、多维价值体系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高占比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成本特性和竞价机理等三方面入手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成本特性和市场竞价机制。
最后,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杨德林为17日年会全体会议做会议总结。杨德林教授认为,17日的全体会议影响力巨大,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努力,分别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学会会务组的精心策划和大会报告人的满腔热忱。杨教授进一步指出,10位著名学者的大会报告,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解读了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现状、问题、对策,为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践行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诸多新思路新途径。大会成果对于学会会员、理事推动各自的研究工作,进而为国家创新和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定会产生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最后,杨德林教授宣布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全体会议圆满成功,并对10位大会报告人的精彩报告和各位会员、理事的积极参与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年会直播回放
2022年12月18日是学术年会的平行论坛阶段,全天共举行了20场平行论坛,其中5场为此次年会的征文交流平行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装备质量分会主办了“数字赋能高质量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电力技术经济分会主办了“‘保供应、促转型’下能源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文化科技分会主办了“科技文化,共益共创”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通信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数智化管理”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边疆生态与资源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了“边疆地区生态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经济问题”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与创业分会主办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创新创业”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宁波财经学院、宁波市社科联共同主办了“中国宁波2022(第二届)产业创新论坛——产业链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决策智能分会主办了“复杂社会信息网络下的风险感知与智能决策”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未来产业专业委员会主办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了“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体制机制探索”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能源与环境规制专委会、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双碳经济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主办了“社会责任框架下的创新创业管理——《管理科学》创新创业管理专栏稿件研讨会”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运输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了“铁路高质量发展”论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主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坛。
学术年会还有5个征文交流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绿色与企业创新发展”、“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共同富裕、消费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与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标准化与创新发展”。
12月18日的平行论坛参会人数共计有14192人次。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历时两天,近2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展示了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的影响力,也展示了新时代数字技术对知识传播的强大推动力。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202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