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技术经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科技和产业》

“低碳发展·智慧赋能”——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低碳智慧城市论坛成功举办
2023-06-06

大会现场及嘉宾合影

2023年6月3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年会暨首届低碳智慧城市论坛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二楼演讲厅隆重举办。论坛以“低碳发展·智慧赋能”为主题,邀请多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政府机构的知名专家莅临参会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和智慧城市建设。

上午为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主任委员颜文涛教授以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裴新生副院长主持,邀请彭震伟、黄检良、刘颂和王新哲四位领导为开幕式致辞。随后,韩文科、甄峰、庄贵阳、石邢和颜文涛五位嘉宾围绕低碳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战略、规划响应、技术应用等方面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image005.jpg

颜文涛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

image007.jpg

裴新生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

领导致辞

image009.jpg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开幕式致辞

彭震伟副书记代表同济大学为专委会年会暨低碳智慧城市论坛致辞。彭震伟副书记说,论坛以低碳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不仅符合中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的趋势、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治理的重要作用。以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依托人工智能等智慧技术、创新路径的赋能,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从城市城镇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城乡地域。在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多规合一等战略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对于低碳智慧城乡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学校层面,同济大学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综合型高水平的大学,在推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整合形成了多个跨学科群,共同推动着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项议题的发展。彭震伟副书记感谢各位专家领导莅临同济大学指导低碳智慧城市发展工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高质量发展作出学科贡献。

image011.jpg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检良开幕式致辞

黄检良秘书长代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致辞,他回顾了学会与改革开放同行、和国家发展同步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黄检良秘书长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团结的科技工作者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重大建设工程与科研项目的评估论证、大型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进程等,学会研究领域涵盖农业、交通、煤炭、化工等基础领域以及区块链、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其中,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自正式成立以来通过举办了多场学术论坛等活动,展示了低碳智慧城市领域的理论探索和最新的实践,包括零碳村落、零碳办公区、低碳街区、智慧园区、低碳规划等,不断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的作用。黄检良秘书长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贡献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作出贡献。

image013.jp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教授开幕式致辞

刘颂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向与会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刘颂教授说,在低碳成为全球共识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要求,需要重点解决城市资源与空间低效、污染等系列问题,低碳城市建设在智慧赋能下会涌现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的措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七十年发展建设历程中,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并将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遗产保护、数字设计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其中,许多师资团队致力于低碳智慧城市的理论、技术和规划实践,如吴志强院士领衔团队提出以数明律、数形相生的智慧城市理念,首创城市“碳商”概念,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和碳汇三个方面评判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碳中和的智慧程度。刘颂教授指出当前低碳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在从技术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待攻克问题,希望依托学会与专委会平台推动学科共建与领域发展。

image015.jpg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王新哲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开幕式致辞

王新哲副院长代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低碳与智慧两大关键词进行解读。王新哲副院长说,首先,低碳与智慧是一种理念,不仅彰显着可持续发展全球共识,也响应了中国在生态文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其次,低碳与智慧是一种技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企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支持下共同设立长三角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智能城镇化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以及院内数字技术、生态城市等研究中心,深耕低碳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最后,低碳与智慧是一种行动。基于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规划设计行业要以践行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根基,将低碳智慧先进技术融入城市空间发展中,克服老旧惯性发展思维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之间的矛盾。王新哲副院长展望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和学会其他各专委会之间的未来合作,共同促进行业和国家发展。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一

韩文科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绿色能源首席科学家韩文科的报告题目是《双碳目标下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报告围绕中国的双碳目标和内在要求以及“1+N”政策体系,结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中国的能源发展转型以及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中国为能源发展转型和新能源体系构建做出了积极探索。“十四五”提出要开创能源发展“新格局”,以新发展理念驱动非化石能源高速发展,并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进行了创新实践,对西部地区稳经济促发展发挥了持久显著的外溢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制定了双碳“1+N”政策2060年的主要阶段性目标,引导从能源效率、电气化、绿色供电的角度进行能源转型,改变中国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共同道路。报告展望未来能源体系,应该由当前大系统、集中式、自上而下、封闭和以供应方为中心的能源系统转向模块化、分布式、自下而上、开放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未来能源系统,实现系统性能源变革。

主旨报告二

甄峰教授做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甄峰的报告题目是《“智慧国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路径》。报告从研究背景展开,由“智慧国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始,探讨赋能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最后进行了总结和思考。首先,解释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国土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为赋能总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其次,基于“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耦合,探讨了“智慧国土”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然后,针对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别提出了“智慧国土”“对内”和“对外”赋能的模式和路径;另外,以CSPON、“车路云”协同两个应用场景为例,阐释了“智慧国土”赋能业务实践的具体思路,以期为开展智慧国土应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考。最后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开展智慧国土试点示范建设,创新“智慧国土”应用的制度设计,完善“智慧国土”的保障机制,推动“智慧国土”的实践落地。

主旨报告三

庄贵阳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导庄贵阳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双碳”战略与行动》。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要求、“双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以及落实“双碳”战略的原则与行动等三方面内容展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要求方面,中国做出的“3060”承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双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方面,我国的“双碳”目标并非是先污染后治理发展饱和式自然减碳,而是探索生态保护中发展的政策驱动式减碳,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探索。在落实“双碳”战略的原则与行动方面,要秉持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因地制宜进行绿色低碳发展。

最后,庄所长总结提出,需要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双碳”行动,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我国的双碳行动提供多方面支撑。

主旨报告四

石邢教授做主旨报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石邢的报告题目是《双碳背景下高密度城市建筑能耗计算的难点与创新》。报告围绕城市建筑能耗计算的难点、攻克难点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应用以及相关标准的编制与软件开发等三方面展开。

高密度是中国城市的典型特征,土地紧张、人口密集、环境负荷高以及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等现实因素为高密度城区实现双碳目标带来极大压力。现有城市建筑能耗的计算方法虽多,但在精确度和计算效率等方面的平衡都不尽人意。针对基础数据获取难问题,开发了基于语义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AI,优化了基础数据获取方法;针对计算量巨大问题,提出“邻域”建筑面法,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针对与微气候耦合难问题,构建了考虑气候变化的多尺度级联城市微气候模型,实现了大-中-微三尺度级联模拟。

石教授介绍了《城市建筑能耗和运行碳排放计算方法导则》相关内容及编制过程,将可应用性强、能够用于更多项目的相关方法融入导则,并开发了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款城市建筑群能耗及碳排放科学计算软件CBEC,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技术工具,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主旨报告五

颜文涛教授做主旨报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主任委员颜文涛的报告题目是《低碳智慧城市研究合作网络的全球特征与热点主题》。报告主要从研究者合作网络特征、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特征、未来创新研究趋势等三方面展开,探究“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及“低碳智慧城市”等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针对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特征,在智慧城市领域,国内相关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基本成型,已产生了多个高水平、高产团队。国内针对低碳城市的热点议题集中在理论和政策体系、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国际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政策的碳排放绩效、城市系统减碳技术的研究。相比之下,低碳智慧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外都暂时未形成丰富的研究网络,近两年开展了针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减碳效应的实证分析。

颜教授认为未来碳中和会更多依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碳中和目标,需要在城市碳流动与转化机制、城市碳减排与社会经济互馈机制、城市碳减源增汇机制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image027.jpg

颁发证书环节

下午,本次论坛活动以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转型、低碳智慧城市的规划实践、低碳智慧社区建设、城市低碳技术探索为主题,设置四个主题论坛,16位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岗位的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了他们在低碳智慧城市领域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本次学术论坛于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通过WUPENiCity、蔻享学术、国匠城、B站等平台进行了直播。其中,WUPENiCity视频号在线观看人数2754人;国匠城在线观看人数2392人;B站在线观看人数1331人;寇享学术在线观看人数4389人。线上在线观看总计:10866人。线上线下参会人员共计近11000人。

供稿 | 管毅、孙卓、石佳宁、田琳
编辑 | 宣传办
照片 | 傅鼎
审核 | 颜文涛、裴新生、肖达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2023年6月6日